11月 2014 - DataTriG 數據觸發³分析網

演藝人進言

2014年11月9日 星期日

評陸綜:奔跑吧兄弟-賠了夫人又折兵的第一個節目

11月 09, 2014 4
『running man』是韓國近年其中一個很出名的大型綜藝節目,的節目內容通常每集都會有一個不同的主題,並以該主題設計不同的遊戲組合成一場競賽,而最終任務中經常會進行撕名牌戰(即貓捉老鼠追逐戰)也是這節目最著名的的遊戲。而『奔跑吧兄弟』是最近中國大陸從韓國購買節目版權後引進製作的中國版,當中韓國方的製作組會前往中國親自指導製作。但是因為這節目其實有相當獨特性的關系,所以若複製原節目的結構就十分容易,但若想取得精粹就十分困難(如果大家想知道更多失敗的例子,可上youtube尋找粉絲自製的版本)。而這中國版的品質更是超乎我所預料,除了自身有很多問題外,甚至還拖垮了原版的節目。以下就是我看完5集後對『奔跑吧兄弟』的點評:




這只是一個遊戲節目

一般電視的節目中的『遊戲節目』與『綜藝遊戲節目』與雖然都會有「遊戲」二字,但它們的性質其實並不一樣。『遊戲節目』就只是單純的找參加者來玩遊戲,參加者都以勝利的目標參加節目,令這些節目通常主要以遊戲的緊張和刺激度吸引觀眾。而『綜藝遊戲節目』則是會找一些「綜藝咖」來主持節目,而節目內容除了都是玩遊戲外還包含了搞笑、角色扮演、整人等充滿娛樂性的吸引觀眾元素,令參與者參與節目標除了都是要勝出外更重要的是爭取播出的分量與氣氛的營造。而原版running man的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綜藝遊戲節目,他們除了有齊以上的元素外,爭取播出的分量更是他們更為重視的,他們會在完成他們自己遊戲後還在鏡頭前做一些評述或者是吶喊助威其他參加者令分量得以保持。但是大陸版本的奔跑吧兄弟每個人都只是想着贏,且搞笑、角色扮演、整人等充滿娛樂性等元素的比例都非常少,也令這節目變成了一個遊戲節目。


主持角色形象技能差

因為這節目是從原版running man引入的關系,令主持的人數和功能都是參照原版running man,以下就是對照的人物與他們的對他們發揮上的評價:

劉在石=>鄧超除了不時會被製作週叫出來作代表說一兩句話外基本上他在這角色上是完全沒有用的,又不會主持大局,又不會將對答分流,又不會搞氣氛,真的只是『名義上』的隊長。
池石鎮=>陳赫基本上池石鎮這位『弱體』的功用是給除了給其他來賓一個容易挑戰的機會外,他的口才必須能製造氣氛以掩飾他的不足。但陳赫就只做的一些且小量的肢體搞笑,且並無囗才,令他只有一點像李光洙的角色
金鍾國=>李晨能力者,雖然這角色有被製作組從第1集中的《『放水』或『被賜死』事件》(請參考下文)中被逼出一個能力者的初形,但卻因為他自身的分析力和遊戲技能不足,令他的角色好像只有空榖。
哈哈=>王祖藍基本王祖藍是唯一一個從第1集就開始進入狀況的主持,且有做到haha裝神弄鬼的角色性格。
李光洙=>王寶強雖然他是在節目中分量不錯的人,個性也是搞笑的類別,但從他的外號「少林寶強」就可知道他的形象實力並非『弱體』,也不能做『背叛』的角色。
Gray=>鄭愷他好像是一個『神隱』的主持,說話的能力不足,會被來賓搶風頭,玩遊戲時也沒有Gray的瞬間爆發力。他的存在感甚至比陳赫更低。
宋智孝=>Angelababy基本上製作組完全是幫Angelbaby『造神』,令她好像成為一個幸運與知慧並重的一個女神。但因為她自身的幸運度未如宋智孝般在關鍵的時候抽出關鍵的選舉,加上她對遊戲的觸覺不足,且更大的問題是外不愛堂堂正正與對手比拼,只愛用一些「小聰明」。令她的實力根本連宋智孝的一半都沒有。

雖然我對大陸版的主持沒什麼認識的,但同時也因為我對剛看韓版時我也對韓版的主持沒什麼認識的關系,令相方能作出比較。而從以上的資料可以顯示大部份的主持都沒有做到他們的角色中應有的事,取而代之的令這節目的一大部份的主持都好像不知道自已要幹什麼,加上他們大部份人的體格相似,所以變成有相同性質的人在玩遊戲,但是,觀眾們其實並不想看7個金鐘國或7個池石鎮的角色在玩遊戲,因為他們的同質性過高,使整個遊戲變得單調,也令他們在遊戲時的流程十分差。


笑點接近零

基本上我看了5集奔跑吧兄弟這節目,笑點雖然是有的,但只局限於韓方的使作人員的身上。包括韓版劉在石的攝影師權烈對Angelbaby的梗、第1集金鐘國的撕名牌和第5集陸韓對決時韓方主持出現時都有笑點,但是除了以上有韓方參與的笑點外,我能笑出的點只有:
第1集(0):無
第2集(1):嘉賓謝依霖在水戰時的突擊
第3集(1):陳赫放屁
第4集(1):歐弟曾逃出林更新的死纏
第5集(1):陳赫掉落水
從以上顯示,陸版的主持每集個一半小時只能做出約1個笑點,所以我在他們玩遊戲時是感到非常無聊的。以外,從這5集中我最多聽到的只有2個字,這兩個字分別是玩遊戲時他們覺得很緊張的發出的『啊.....』聲和看他們覺得很搞笑的事時的發出的『哈.......』聲,這二字除了對令一些可做的笑點做不出來外,也令整個節目變得非常嘈吵,這完全是推人出坑的表現。


遊戲『過份放水』或『控制賽果』

因為需顧及來賓的關系,『放水』的情況在遊戲節目中其實很常見,但放水的比例就必須有適當的拿捏,因為過份的放水除了很容易令觀眾發現而反感外,嚴重的放水會變成『控制賽果』在真人實境秀更是不要得的行為。而陸版奔跑吧兄弟的第一集更是除了有『過份放水』外,甚至有令參加者落敗的『控制賽果』質疑。而以下就是例證:

圖1:這問題一開始時金鐘國是1人對李晨和2位主持,這時鄭超偷襲不果,令金鐘國成功反擊成功一上一下壓制李晨和超。
圖2:這圖是金鐘國超被名牌前一刻的截圖,圖中除了顯出金鐘國用左手撕鄭超名牌外,還能鐘國的右手顯示正撕的一半李晨的名牌並壓制著他。而且可以從超的右手顯示金鐘國的名牌未被弄破以致凸出來。
圖3:但是,當金鐘國撕完李晨名牌後突然卻出現楊穎這個無必要的『過鏡』。


圖4:再突然,李晨的姿勢突然鄭超被牌的前一刻不同了,金鐘國的手在此時也沒有作出任何攻擊性的動作。
圖5:然後李晨卻可以站起來撕金鐘國無緣無故破了的名牌。
從以上的截圖可能顯示,圖2的金鐘國絕對有能力撕去兩位對手的名牌,但是節目隨後卻以圖3作隱藏一些不該觀眾觀看的資料,再接至圖4這段與圖2不連的片段,以令一些只看表面的觀眾信服是李晨贏金鐘國的。但仔細觀看的話銜接的漏洞實在太多,令可能是『真正』的贏家金鐘國輸掉這場比賽。但只不過他「被賜死」的『控制賽果』質疑尚未有足夠證據,但金鐘國『過份放水』的指控卻因為破名牌加上不進攻的行為令他肯定是完全成立。也令我感到相當反感。


節目只顧賣廣告,不顧品質

基本上因為節目是需要資金以保持製作的品質以作日後發展的關係,令我對植入的商品的看法是若不過份的話我便並不覺得有什麼問題。但是這節目除了從汽車、手機、衣物、飲品等的地方都有植入不同的商品,植入的方法更是無所不用其極,從冠名、遊戲的場景、間場、遊戲公佈的方法等令節目到處都是廣告,令我看得極為煩擾。此外雖然這節目的撕名牌戰非常激烈,但卻因為植入服裝的品質差令整件衣物很容易產生破爛,這完全對參加者的安全、製作的 節奏、甚至是廠商的品質展示都是災難。


令原版製作組人數及資源不足

因為這節目是從由2014年5月底購入版權,並且韓方原版的製作組會前往中國親自指導製作的關係,令我們可以看到,原韓國版從6月的起的令拍攝的資源開始減少外,更失去running man的主PD曹曉震的指揮,這除了使遊戲的內容只能重玩舊遊戲而未能推陳出新外,更重要是製作組在這段時期無力製作需要2倍人手才可做的『撕名牌』這項招牌且也是最著名的最終任務遊戲,取而代之的就變成了在固定場所作一些問的答、推理、表演等的比賽作為最終任務。直至最近才在好一點。



總結:

除了篇第1集的最後1/4和第5集的最後3/4有韓版主持參與的製作還算有一點看頭外,其他除了權烈的部份都真的又悶又不好笑。加上原版running man方主PD曹曉震表示《因中國觀眾的厚愛將準備進行第二季的準備》的關系,令我更須表明立場,第一『現時running man的大陸版「奔跑吧兄弟」並不好看』,第二『從第六集起我不再看「奔跑吧兄弟」,直至以上問題有解決為止』。






Read More

2014年11月6日 星期四

新台劇- ‪#‎徵婚啟事‬ 片花及資料看法

11月 06, 2014 0



◆演員: 因為故事的內容是講述女主角徵別人婚的關系,令被徵婚的男人角色非常多,使我對這劇主要演員除了女主角隋棠外暫時無法知道誰才是真正的男主角。而隋棠演的女角色雖然因為片花的資料不足而無法看清她起承轉合演出,但以它的造型看還算滿切合角色的。
◆故事: 雖然這故事的講述理應是女主角因寫書而去『徵婚』的一段心靈旅程。但是從片花看到這劇結構真的有一點奇怪,因為這劇並沒有使用把女主角的主劇情放在頭和尾包起再在中間加入眾多徵婚期間小故事的方法,反而使用讓女主角不停將徵婚的男選手加入劇情作『自由搏擊』的方式,這方式除了大幅提升劇本編寫和比例分配的複雜性外,也很容易會令整個故事的方向由心靈劇變成劇情片。真的讓人擔心。
◆製作:雖然拍攝的質感是不錯,但因為片花剪得過散的關系所以無法看出太多製作上技巧。

http://youtu.be/PSoiDl88Mag

Read More

2014年11月5日 星期三

‪22K夢想高飛‬ 中「IT公司遊戲積分歸零事件」的問題

11月 05, 2014 0
問題資料1:
這劇使用以下畫面作尋找他們程式的問題,但事實上以他們是正HTML設計網頁,加上他們打的字其實是定義超連結的關系。所以他並沒有在尋找問題。
參考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wiki/HTML%E5%85%83%E7%B4%A0

問題資料2:
這劇使用以下畫面作尋找他們系統的問題,雖然使用ping ip勉強還可以叫作測試(但是否連上系統事實上是與積分歸零無太大關系),但netstat -a是用作檢視自己電腦的網絡使用狀況,所以無法尋找系統的問題。
參考資料:
ping: http://zh.wikipedia.org/wiki/Ping
netstat -a: http://wiki.kmu.edu.tw/index.php/%E6%89%BE%E5%87%BA%E9%96%8B%E5%95%9F%E7%B6%B2%E8%B7%AF%E9%80%A3%E7%B7%9A%E7%9A%84%E7%A8%8B%E5%BC%8F

問題資料3:
這劇使用以下畫面喻其風是查其實隱約可以看到這些ip本來就是一樣,根本不用經電郵的回覆查ip。此外,經電郵的回覆查ip其實並不太可能查到,因為電郵寄信只須經電郵供應商倒如yahoo, google的ip便可,除非令對方打開事先設計過的網頁才有可能,但因為對手的人也是IT相關的關系,他們必定會有一些辦法隱藏自已的ip避免被查,所以並不太可行。
Read More

2014年11月3日 星期一

台劇總評:16個夏天 - 十分有驚喜的一部劇[7.67/10]

11月 03, 2014 0
「16個夏天」這部劇是由林心如投資和製作,但因為她大部份拍的都是中國大陸劇的關系,加上她的上一部製作的時裝劇集「姐姐立正向前走」因為大陸的製作手法而令我看得不堪入目,所以不禁令我擔心她會重蹈覆轍而令這部台灣偶像劇失去應有的品質與風格。不過當我看這劇後發現這完全是我的多疑。且從演員、製作、故事一直都帶給我十分多驚喜......





劇本評價-
這部劇的劇情是由一群一共5人在大學認識的「五人幫」在16年間不同時期發生的事組成。當中主要講述一個叫唐家妮的女生因為一次陰差陽錯下認識到了他真正「初戀」方韋德,但卻因為不同的巧合繼而因為一些遺憾而離開......相遇......離開......相遇......,當中包含對友情、親情、感情等的元素。以下是我對所有故事線作出的簡評:
◆主線-
 「五人幫」唐家妮線  這劇主要聚焦的故事線,基本上這條線從故事結構到劇情細節都掌握得相當好,從這16年間的心路歷程中對友情、親情、愛情的描寫都有能做到平衡,尤其是她在慢慢尋找自已的『真心』的漸層式結構我相當喜歡。
◆副主線-
 「五人幫」方韋德線:  這條線其實是—條打開不同門的鎖匙,主要是用作助推其他要角劇情,所以這條線除了有自述的不少部份外,也一直有從不同方向鋪了很多伏線。且更重要的是並沒有喧賓奪主與唐家妮的主線搶劇情。也令這條線做得非常好。
副線-
「五人幫」鄭瑞線: 這條線雖然在前段的劇情感覺在點模糊,但原來是為了一些隱藏劇情而鋪一些伏線用的,非常令本人驚喜,尤其是她在對上唐家妮在感情上的處理更是十分妙。也令這條線做得非常好。
「五人幫」汪俊杰線: 這條線雖然在首2段的感情線『暗黑』部份與主線配合得還算不錯,但因為他在故事的後期脫離主線內容的關系,令他在故事中第3段「分手的內容有點失去拿捏。
「五人幫」丁國慶線: 這條線的劇情性質雖然屬於指揮交通,但其實該角色有做好第3男主角需做到的補位,加上這角色並不是沒有想法,故事後期他也有他獨立的感情線,所以這條線並不差。
琳達姐線: 這條線的定位主要用作陪伴着男女主角的一位『家長』,所以他在關鍵時候才會走出來指導他們,當中也有她獨立的親情和感情線彌補他表達上的不足,還算不錯。
 小玫線: 因為她與琳達姐是母女的關系,雖然這條線屬於替補她媽的年齡上的不足,以製作不同的切入點,也因此能以感情線以支援丁國慶作補位支援,還算不錯。
子線-
方韋德上海時的女友葛晴線: 內容還算一般,雖然這條線有做了一大部份人會做的為捍衛自己的幸福而試圖阻隔潛在對手,但劇情結果都後期卻有點落漆。
方韋德家庭線: 內容還算可以,但感覺這她媽媽伏線的切入點還可以更好。
唐家妮家庭線: 內容還算一般,因為這條線在第2至第3段故事間的銜接的結構性不足,令完整度不足。
汪俊杰家庭線: 內容還算一般,因為這條線在第2段時汪俊杰「分手」的關系,令在第3段並沒有任何劇情,以致給我感覺有點斷尾。
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到以演員的人數來說雖然主副線表面的數目有3男4女一共7個人,但若果我們仔細看的話其實琳達姐和小玫這兩母女是可以以劇情來說把她們視作一個人(琳達姐後期的感情線視為主線),所以這劇其實合符3男3女的『黃金主角群比例』,這比例使各個要角他們都有他們不同的功能,也令對友情、親情、感情等的元素更容易描寫,也因為容易補位的關系令拖劇的機會減少,所以以上大部份的主副線的評價其實都非常不錯。不過也因為這樣使一大部份子線的劇情會因為經已脫離主線的關系而令內容模糊化甚至是斷尾,令品質都有不少的有瑕疵,也令整體的劇本評分有一點減少,不過因為主線實在非常不錯的關系,整體的劇本評分還是相當高。

角色評價-以下是主要角色的短評:
林心如[唐家妮]: 演技非常好,喜怒哀樂的演技都非常到位,有成功把這劇領頭。
楊一展[方韋德]: 演技非常好,有把內心的心酸感做出來,感情戲也非常到位。
許瑋甯[鄭瑞瑞]: 事實上其實這角色是非常難演,但她卻演技非常好,爆發位也很到位。
謝佳見[汪俊杰]: 演技屬不錯,因他成功有把他該角色的『暗黑』發揮出來。
鄒承恩[丁國慶]: 演技屬還可以,只不過他在第3段故事的開頭的時候好像有一點迷失,不過後來已修正。
戴君竹[葛晴]: 演技非常好,因為我能從他的演技中看出這個角色的內心世界。
柯淑勤[琳達姐]: 演技屬不錯,有把她經的滄桑感做出來。
盧映融[小玫]: 雖然她大部份戲演技尚算可以,但因為她在她最重要的一場自述戲嚴重失準,令她整體的評分降至一般級別。
高廷宇[小姚]: 雖然小姚這個角色只是唐家妮在工作上的劇情專屬的傾訴對象,劇情也不多,但他的行為動作演出竟然可以令很有記憶點,也令同成功地建立這個角色。
陳慕義[方父]: 這角色演得還算不錯,只是這角色欠缺一些劇情上父子間的的爆發點
呂雪鳳[唐母(苗雪娥)]: 尚算可以,只是因劇情的關系令我無法了解他對唐家妮你態度轉換。
總結角色評價,雖然還有一小部份演員在一些場時偶有失手,但其他演員有不錯的演技,加上最主要的主角的演技都一直保持得非常好也有成功帶領其他演員,而且這些偶有失手的演員有在其他場時回復正常,令整體演員的評分還是相當好。

幕後製作短評-這劇的製作團隊的確有認真製作,每段故事年份的事物都能看出有下過功夫,鏡頭處理和手法都非常不錯,尤其這劇採用了其他劇很少用的『冷處理』手法,這種手法的分別在於其他大部份劇的往往會使用使用的發瘋式的爆發作處理一些高潮點,而『冷處理』會把這些高潮點把一點一滴的經過慢慢的導出,這更能令觀眾的角度集中至角色的內心世界中,令虐心的功用更能發揮,我必須說這劇最後一集的催淚點真的是有達到一個近年偶像劇都沒有到達的點。不過,雖然製作評分因此手法提高不少,但這劇在最期的置入性行銷真的有點過份,尤其是硬推唱「以後別做朋友」的歌手、網上購物程式、手機功能等的內容有這劇的後期真的有點礙眼,所以必須扣一些分數

總結:這劇雖然在以上故事、演員、製作各項都還是有一點進空間,但以整體來說這劇已算不錯,十分有驚喜。

評分:劇本7.5/10 演出8/10 製作7.5/10
總分:7.67/10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