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因為黃姵嘉才看這劇,也可以說沒有她演出基本上我是不會接觸這劇。雖然首三集看時我完全不明到底這劇在做什麼,但隨後在第四集後重新掌握節奏和劇情後才開始了解......
劇本評價-以下是每集的簡構和我想每集的感想:
第1集: 從學生時期的宣告各人的理想突然到三年後職場上的失落,再突然回到三年前的學生時期交待部份各人的關系和性格。雖然屬於簡介的一集,但早期缺乏推劇的資料下我完全看不明在做什麼
第2集: 講述學生時期時的公益旅行。看不明,這是校園劇嗎?
第3集: 繼續講述學生時期時的公益旅行,然後講三年後職場上的失落和做成友情的隔膜。終於開始了解這劇在說什麼
第4集: 馬克被騙,欠兩千萬的債務。這劇終於才進入「逆」的主劇情
第5集: 講述各人終於坦誠相對,琳達也開始因想改變而進入馬克的公司。醞釀中
第6集: 因特賣會阿達去了馬克的公司幫忙,琳達也進入了公司。還在醞釀中
第7集: 安潔也進入了公司,特賣會在琳達宣傳下終於成功。還在醞釀中,還差辰風
第8集: 辰風因爺爺和想表現的壓力下結束公司,但突然辰風爺爺要求辰風去馬克的公司當顧問。終於把所有主要角色集合了,就是又要吵架去去下個劇情
第9集: 講述馬克與辰風和好並且放下歧見改造公司,阿達和欣欣結緣。這集正式把劇情由對外轉至對內
第10集: 辰風和琳達與安潔與馬克的感情線,阿水嬸的子故事。不明白為什麼要有阿水嬸的故事
第11集: 繼續阿水嬸的子故事,中間在阿達找爸爸珍本的子故事。這劇主要是阿達的故事線,他的副故事線終於到了重點
第12集: 完結阿水嬸的子故事,琳達對未來的努力,琳達和馬克和安潔的感情線。主線終於有意慾轉回重點
第13集: 琳達對未來的的思考,馬克和安潔的感情線,阿達對二手書店的意義和欣欣的感情線這集就是想把主劇情轉回重點
第14集: 主角工作的事與感情線。道劇就是想進入了重點
第15集: 阿達病的小伏線,另外辰風和馬克終於知道一起工作原來是被操控的真相......。終於到了轉捩點,可以重新進入了重點了
第16集: 安潔和阿達和辰風對未來的思考。終於重新進入了重點
第17集: 公司的危機的事,也令馬克順道處理辭職追求他夢。脫離點終於完成
第18集: 欣欣與阿達的感情線,馬克與安潔與琳達與辰風的感情線,安潔也為未來決擇。醞釀中
第19集: 完結所有為未來的決擇,繼續感情線。重點說得太短了
第20集: 完結所有感情線。終於完成感情線
雖然這劇使用了黃金法則的六人作為主要角色(雖然王欣欣在中期才加入,但故且納入計算),但從以上的結構可以看到這劇的劇情從1-3集處於開始迷惑的狀況,我完全不知道在看什麼。到4-8集中前段雖然重新掌握節奏,但劇情很拖。到9-14集中後段不明地破壞黃金法則地插入非主要角色的子故事。到15-20集末段才把故事拉回來我才看到逆著光,相信己的力量,走向不明的未來、改變世界的大重點。由此可見,這劇本的的品質並不太高,只能給予剛好合格。假若把前般的結構做好,且不拖泥帶水,中段集中以主要角色作描寫將會更好。
角色評價-以下是主要角色的短評:
陳澤耀[馬可中]: 雖這演員演得有些模糊,但這正正符合他的角色,演技需求不高
黃姵嘉[黃琳達]: 尚算不錯,但有最後對辰風的話中尚欠一點說服力,且有可塑性
方誌友[曹安潔]: 演技屬於不過不失,但在大學和職場間演技的轉換尚且不足,尚有進步空間
惟毅[陸辰風]: 演技屬於不過不失,全因這個角色的是典型的高富帥,演技需求不高
范峻銘[林明達]: 尚算可以,但出場不多
陳澤耀[馬可中]: 雖這演員演得有些模糊,但這正正符合他的角色,演技需求不高
黃姵嘉[黃琳達]: 尚算不錯,但有最後對辰風的話中尚欠一點說服力,且有可塑性
方誌友[曹安潔]: 演技屬於不過不失,但在大學和職場間演技的轉換尚且不足,尚有進步空間
惟毅[陸辰風]: 演技屬於不過不失,全因這個角色的是典型的高富帥,演技需求不高
范峻銘[林明達]: 尚算可以,但出場不多
從以上的短評,其實演技需求不高,在較易演的情況下所以演員都演得還不錯
幕後製作短評-這劇的拍攝其實極為重要,因為劇名「逆光青春」的「逆光」二字除了在劇本的層面外,鏡頭上理應也須要的光的處理。但在實際看劇後發現並沒有這樣的處理,拍攝手法也只是一般偶像劇的質感。另外在每集的中後段在角色思考一些事時都都會播一次主題曲,這手法我並不讚同,因為這類手法是有次數限制的,最多也只能每劇一兩次,很用越多就會令思考的效用越低。在沒有太多好壞的情況下,只能給予剛好合格
總結:這劇只屬一般,且未能以劇情對角色有提升
評分:劇本5/10 演出7/10 製作5/10
總分:5.6/10